一、 勞動部協助婦女就業 安心投入職場
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國家希望工程「雙就業、雙照顧」政策,以及卓榮泰院長於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對「雙就業、雙照顧」的政策裁示,勞動部除持續精進婦女職場支持方案外,並加強女性工作者勞動權益保障。
對於想要重返職場的女性,提供再就業支持及職業技能培訓,預定114年至117年每年增加3.5萬名婦女重返職場,以持續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率;為兼顧家庭需求,推動彈性工時調整措施;針對有育兒需求的職業婦女,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並鼓勵企業設置托育服務;同時,落實職場性騷擾防治,保障女性免受侵害。
一、推動「婦女再就業計畫」等促進就業措施
勞動部結合經濟部、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等部會,針對因家庭因素退出勞動市場180日以上之婦女,訂定「婦女再就業計畫」,運用「自主訓練獎勵」、「再就業獎勵」及「雇主工時調整獎勵」等獎勵措施,鼓勵退離職場前已有專業技能之婦女能自主規劃訓練,提升求職所需工作職能,排除就業障礙;鼓勵雇主為兼顧家庭之婦女規劃彈性調整工時或部分工時職缺,透過工時調整建構友善職場,平衡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。113年協助婦女重返職場穩定再就業計3萬8,408人次,其中「雇主工時調整獎勵」開發職缺數3,631個;推介就業844人。
另為提升失(待)業女性之就業技能、培養第二專長,助其儘速重回職場,勞動部辦理多元類別的職業訓練課程。失(待)業女性可依自身職涯規劃及技能提升需求,選擇適合之課程參訓,並由政府補助80%或100%的訓練費用,如符合資格者還可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,以減輕參訓期間的經濟負擔,113年培訓女性訓練計3萬3,277位。
女性朋友如仍有求職需求,想進一步瞭解各項服務資源及職業訓練課程,可至台灣就業通網站「婦女專區」(https://gov.tw/aA1)查詢,或可直接利用市話及行動電話撥打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-777-888,將由專人提供諮詢服務。
二、持續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補助
為營造友善育兒的職場環境,並鼓勵父母共同陪伴子女成長,就業保險提供6成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並自110年7月1日起,另以公務預算加給2成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,對於申請者來說,總共可領投保薪資的8成!113年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薪資補助者計9萬3千餘人,其中男性請領比率由110年之19.99%,提升至113年為27.01%,成長3成5;6成津貼及2成薪資補助共核付143億8,718萬餘元。
至於勞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人數,相較「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」修法前42個月同期,女性增加9%,男性增加64%;短期(少於6個月)之育嬰留職停薪申請人數,女性增加35%,男性增加156%。放寬育嬰留職停薪彈性後,男女申請人數皆有成長,而男性申請比率更從18%攀升至25%,成長3成8,已提升男性育兒比率。
同時,針對育嬰留停部分,將於114年研議修正《就業保險法》,讓領滿6個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雙親,再增加各1個月津貼,以強化經濟支持及提升男性參與育嬰工作。
三、推動企業參與員工子女托育
為建立友善育兒職場環境,勞動部提供經費補助鼓勵企業辦理托育服務,自114年起企業新興建托兒設施者,最高補助金額,由300萬元提高為500萬元。113年度補助企業設置哺(集)乳室131家、托兒設施或措施445家,合計576家,補助金額達2,966萬餘元。另持續針對企業已設置之托兒設施,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;辦理居家式托育服務或受僱者子女送托於托兒服務機構者,每年最高補助60萬元。此外,勞動部亦積極透過說明會、網站等多元管道及免費入場輔導,提供企業後續設置協助。
四、落實職場性騷擾防治制度
對於職場性騷擾防治部分,勞動部自112年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修正後,積極推動全面的教育宣導,透過辦理法令說明會等多元方式,線上線下同步進行,並與各部會協力,深入各產業進行宣導;且迅速建置「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」及「工作場所性騷擾調查專業人才資料庫」,並持續培訓調查專業人士,目前已有1,611名專業人士。此外,全力支持地方政府推動新制,補助地方政府聘用人力、提供性騷擾被害人心理諮商、法律諮詢與扶助費用,維護被害人權益。未來會適時檢討相關法令、配套措施及滾動精進,並加強與性平三法主管機關之聯繫協調,以周延保護性騷擾被害人及其權益,進而營造友善職場工作環境。
新聞原始網址: https://www.mol.gov.tw/1607/1632/1633/79440/post
二、 開創未來職場之路 勞動部助青年成為產業新尖兵
勞工保險課予雇主應為所屬勞工辦理加保之責任及義務,從事林業工作的雇主,如有引進移工,應依規定向勞保局成立投保單位,為所僱用的移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。勞動部有三大提醒:
第一、依《勞工保險條例》規定,僱用勞工(包含本、外國籍員工)5人以上之林場、公益及合作事業,為勞工保險強制投保單位,雇主應為勞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;僱用勞工4人以下之林場等,雇主得為其辦理參加勞工保險。另外,不論僱用人數多寡,均應依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》規定為所僱用的勞工辦理參加勞工職業災害保險。
第二、勞動部表示,因應實務需求,從事林業之自然人雇主,如有引進移工,可持由農業部核發「林業工作申請引進外籍移工之雇主資格認定」函,作為林場有關認定證明文件,向勞工保險局申請成立投保單位,為所僱用的勞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。
第三、勞動部提醒,農業部為改善季節性缺工問題,建立移工外展農務服務模式,由農會(屬公益社團法人)或農林漁牧有關合作社擔任雇主聘僱移工,指派移工到服務契約履行地直接從事農林漁牧相關體力工作者,農會或合作社等外展農務雇主,亦應依規定為所僱移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。如尚有加保相關問題,可以向勞工保險局洽詢(電話:02-2396-1266)。
新聞原始網址: https://www.mol.gov.tw/1607/1632/1633/79435/post
三、 3月8日婦女節勇敢追夢 中彰投分署聯合徵才多元職缺等妳來挑戰!
國際婦女節是全球女性力量被看見的重要日子,中彰投分署南投就業中心特別選在3月8日於經濟部中臺灣創新園區舉辦年後首場大型聯合徵才活動,聯手32家知名企業祭出600多個職缺。為鼓勵更多女性突破職涯挑戰,本次活動特別開發多樣化職缺,其中包含挑戰百萬年薪的主管職、由企業提供職前培訓的「無經驗可」職缺、彈性工時職缺,還有蘊含不同專業的各項技術職位,能滿足婦女不同需求。無論是求職新手、二度就業,還是想挑戰高薪技術職,都歡迎婦女們一起來勇敢追夢,開創更精彩的未來!
南投就業中心曾一斐主任表示,這次徵才以製造、服務和旅宿業為主,多家企業釋出月薪上看50K-60K的職缺,包括汽車安全零組件大廠劍麟公司、日月町〈蔦屋書店〉、南投汽車客運、台灣卜蜂企業、東毓油壓機械、上緯興業、矽品精密工業等知名企業。其中,劍麟公司更開出百萬年薪徵求事業處主管特助,機會難得!矽品精密提供CNC銑床高級工程師、產品分析工程師、自動化機構工程師等技術類別,薪資上看60K。月薪上看50K的熱門職缺還包括製造組主管及儲備主管、大客車駕駛、設備維修技術員及教師等。
此外,日月潭力麗溫德姆酒店、遊獵旅宿、南投汽車客運等業者,開出眾多適合婦女彈性工時的職位,包括行政、客服、門市銷售、旅宿管理等,讓女性求職者能兼顧家庭與事業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場定位。對於喜歡旅宿產業且可輪班的求職者,涵碧樓、雲品酒店則提供櫃檯接待、大夜班等職缺,薪資38K起。
另為讓婦女安心求職,當日現場貼心連結「南投縣南投區親子館(托育資源中心)」資源,為婦女提供相關育兒資源諮詢及面試時托育服務;現場還設置「婦女服務專區」,宣導「婦女再就業計畫」之自主學習及就業獎勵補助等資源,以及邀請成功就(創)業婦女一對一交流等個別化服務,本次也將持續運用中彰投分署開發的智慧E化面試系統,以提升面試品質。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洽南投就業中心(服務電話:049-2224094)或就業服務台,或上台灣就業通官網查詢。
新聞原始網址: https://job.taiwanjobs.gov.tw/internet/index/DocDetail.aspx?uk=2093&docid=41482
四、 Z世代新工作態度「微退休」 暫離職場留意未來隱憂
周祐萱 蕭應強
打工度假早已盛行許久,想要體驗國外生活,同時自己賺旅費,不過,現在Z世代更掀起新名詞「微退休」,短暫脫離職場去旅遊、學習新技能等,藉此紓解壓力、避免職場倦怠,不過,人力銀行提醒,除了會切斷年資累積,也可能跟不上快速變化的職場技能,頻繁微退休可能會產生工作不穩定的形象。
赴澳打工度假者陳小姐:「裡面這個是纜車,然後因為我們比較喜歡喝酒,所以就買開瓶器。」
分享在澳洲買的紀念品,都是滿滿回憶,陳小姐和男友在去年決定,辭了工作到澳洲打工度假,替自己圓夢。
赴澳打工度假者陳小姐:「會覺得好險有真的實踐這件事情,也覺得好險有人陪我去,因為本來是因為沒有人陪我去,所以我不敢一個人去,我們永遠都不知道,明天跟意外哪個先來,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的,享受當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。」
放手一搏追求體驗,從中發展興趣調整步調,要重新找回對工作的熱情與動力,為的就是不要讓未來的自己後悔。
新聞原始網址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z%E4%B8%96%E4%BB%A3%E6%96%B0%E5%B7%A5%E4%BD%9C%E6%85%8B%E5%BA%A6-%E5%BE%AE%E9%80%80%E4%BC%91-%E6%9A%AB%E9%9B%A2%E8%81%B7%E5%A0%B4%E7%95%99%E6%84%8F%E6%9C%AA%E4%BE%86%E9%9A%B1%E6%86%82-134325550.html
五、 母職懲罰/光擴大托育沒效 育3歲以下孩月薪少1.2萬
聯合報 / 記者董俞佳
雙薪家庭越來越多,卻不意味性別經濟走向平等,育有子女的職業女性,常遭歧視,薪資也受影響。最新研究指出,育兒婦女一個月薪資減少最多可到1萬2000元,且年輕世代育兒女性的母職懲罰越明顯。學者指出,減少母職懲罰應對症下藥,僅擴大托育無效。
新聞原始網址: https://vip.udn.com/vip/story/122881/8585160 |